日博365官网手机版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建动态

茶陵:“五彩左江”,山村插上腾飞翅膀

发布时间:2018-01-15 09:43:43 浏览字号:  

    初冬的罗霄山,薄雾蒙蒙。公鸡刚打第一声鸣,左江村河山源一栋民房便亮起了灯,这是株洲市派驻茶陵县腰潞镇左江村扶贫工作队歇息的地方。

    2015年10月,由株洲市民政局副调研员袁桂雄任队长的扶贫工作队正式进驻左江村,与他一同来村里的,还有株洲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副主任邓爱平、市民政局干部彭首红,驻村帮扶工作由此展开。

    进驻前,这个位于茶陵县西北部深山中的小村子,人均年收入1800元,382户村民中有60多户是贫困户。交通极为不便,逢年过节人一多,左江村不少村民只能吃夹生饭——自供电不足,电饭锅煮不熟饭。

    而如今,你要是迈步左江,当地群众告诉你的第一句话一定是“变化大”!“红黄绿白新产业,结构改革走在先;贫困农户齐脱贫,集体事业福无边;正是扶贫好政策,才得左江换新天……”左江村老人尹九生写给驻村扶贫工作队感谢信的开头几句,道出了真实的心声。

    支部要有凝聚力

    脱贫致富,要有能人带。2015年,左江村党支部是县里重点整顿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当时,支村两委年龄结构老化,党员组长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喜欢拨拉“小算盘”,老百姓颇有怨言。对于脱贫攻坚工作,党员群众普遍置身事外、怀疑观望,工作难度很大。

QQ图片20180115094814.jpg

    增强凝聚力是关键。工作队到村后,当即组织召开全村党员和群众代表大会,宣讲政策、表明决心、提振精神。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分别与支村两委、离任村干部、党员、组长进行促膝交心,解除心里疙瘩,大事小事在一起商量,摩擦少了,心结也渐渐解开了。工作队带着支村两委干部走遍了全村各家各户,在讲政策的同时,更多的是访民情、听民意、问民需。“村里以往也来过工作队,像这样家家户户走一走问一问的,还是头一个!”村民无不感慨。短短时间内,村里都熟悉了“老袁”和工作队,大事小事找工作队说说,听听意见,成为了乡亲们的共识。

    两年多来,发展党员4名,培养后备干部3名,为支村两委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工作队每月驻村20天以上,自己种菜做饭,每天带领支村两委干部在村委会集中办公。在工作队的示范带动下,支村两委变得团结务实、向上思进。这些改变,老百姓都看在眼里。“以往村里开会,人都来不齐,现在开会,大家都来得早”,村书记尹九生说。点点滴滴,左江村的党群关系和谐了起来,力量凝聚了起来。

    农村工作,人情世故最考验人。2014年,左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88人。由于支村两委干部对政策的把握不准,囿于人情世故等因素,贫困对象认定欠缺精准,老百姓颇有微词。

    重新识别贫困对象势在必行。工作队通过地毯式走访摸排,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清除四类对象和不合格的贫困户39户、159人,新增38户、112人,动态调整率达57%。最终,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230人,实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这下搞对坨了,不疙瘩了!”走过路过的老百姓看着村委会的公示栏,竖起了大拇指。对不符合贫困户标准的对象,工作队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赢得理解支持。对核定贫困户,认真分析致贫原因,量身定制脱贫措施,实行个性化、精准化结对帮扶,最大限度用好结对帮扶干部的能力和资源优势。

    要有自己的产业

    一大早,贫困户谭晚毛赶到村委会,给工作队送一封感谢信,这里昨晚他通宵写出来的手稿。“村里种菊花,给我分了股份,还有7200元红利,我都不晓得怎么感谢!”这是左江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过去的左江,流传着一句话,“嫁人不嫁左江郎”。没有产业,留不住年轻人。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里只能靠“财政饭”维持。“村里要真正脱贫,必须得‘造血’,得有自己的产业”,这是工作队对全村的承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左江村山多田少,不适合发展现代化规模化粮食作物种植,乡亲们祖祖辈辈在地里刨食,仅能自给。但左江有着独特的高山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适合发展精细化、高产化生态种植。为此,工作队远赴杭州等地,谋求脱贫路子。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引进“杭州白菊”品种,因地制宜发展红心柚、黑米种植,黄牛和黑山羊养殖及绿色休闲产业,形成了“五彩左江”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工作队的带动下,贫困户也忙起了自己的产业。“去年种了6亩菊花,还养了13头黄牛,村里包收包销,日子有奔头!”通过产业带动和分红,贫困户朱玉明成功脱贫,喜笑颜开。

    “这些土鸡可是我的宝贝疙瘩!”贫困户李红根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申请了金融贷款,办起了自己的养殖场,养殖土鸡300多只,日子红红火火。“进屋喝杯茶,歇歇脚啦!”每次遇到工作队,他都这么招呼着,脸上满是幸福。

    随着产业的壮大,杭州白菊已经成功打造为极具左江特色的“高山白菊”品牌,白菊和黄牛两大产业实现了股份分红,惠及贫困户52户176人、非贫困户48户284人,年人均增收达2800元,村级集体经济从“空白”增加到年收入13万元。村里的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

    为了更美好的家

    村里的事,工作队当成自己家里的事。路和电是左江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以往进村主干道路窄、弯多、坡陡,交通极为不便;供电不足,电压不稳,线路老化,安全隐患突出,逢年过节用电集中时,经常吃“夹生饭”。

    工作队把这两大惠及民生最广的实事放在首要位置来解决,往返省市县多方协调、争资立项,筹集资金350万元,拓宽改造通村道路5.2公里、组道20公里;投入170万元改造电网,彻底解决电力问题。同时,安装路灯120盏,高标准建立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文体广场、乡村大舞台、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活动中心、村卫生室、电商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工作队在村里两三年,改变比过去二三十年还大,在村里过日子,比城里还乐活!”电力、道路、通信、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全面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文体广场、卫生室、老年人未成年人活动室、电商平台等公共服务逐步健全,这些变化,村民们由衷喜悦。

    2017年,为了加强工作力量,市委组织部机关又选派了两名年轻干部参与驻村帮扶。村民们打趣地说,“你们不走我们都满意,你们走了我们就不满意!”朴实的言语,宛如冬日暖阳。

    一晃,就是八百多个日日夜夜,年过半百的“老袁”和他的工作队依然坚守。而左江村,早已经成为了工作队“大山里的家”。

 

来源:茶陵县扶贫办 作者:

上一篇:天元:株洲高新区专家公寓举行揭牌仪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最近更新        >>>

视频信息        >>>

点击排行        >>>

图片报道        >>>

推荐专题        >>>

日博365官网手机版

主办:中共株洲市委组织部承办:中共株洲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台路308号市委办公大楼联系电话:0731-28680223ICP备案号:湘ICP备14000520号-1